山東擬立法餐飲不得設最低消費,禁止暴飲暴食的吃播節目
· 2022-06-10 08:57:36 來源:齊魯晚報
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誤導、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禁止制作和傳輸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誘導食品浪費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每年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定為反食品浪費宣傳周……
《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草案)》已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2022年7月10日前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
違反者擬罰款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山東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迪桂介紹說,《規定(草案)》共20條,不分章節,分別對立法目的、定義、政府及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等作出規定。
其中,聚焦餐飲服務經營、婚喪及商務集體用餐、公務用餐、單位食堂用餐等浪費現象較為突出的場景,以“小快靈”方式提出措施辦法。對上位法已有明確規定的不再照搬,原則性規定的作出細化和明確,未作規定的也結合實際進行了探索。鑒于消費陋習是導致食品浪費的重要原因,把移風易俗融入制度設計,從培養文明理性消費理念抓起、從學校課堂抓起,堅決摒棄餐飲消費中的各種陋習,力求從思想根源上杜絕浪費。
記者了解到,反食品浪費工作體系方面,《規定(草案)》建立反食品浪費考核制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食品浪費檢查。重點明確發展改革、商務、市場監管、糧食和物資儲備、教育、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反食品浪費工作職責。對機關、企事業單位、教育機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新聞媒體、個人家庭等的主體責任作了規定。
食品浪費突出問題治理方面,《規定(草案)》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者、餐飲外賣平臺的餐飲服務行為,加強單位食堂、公務用餐、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管理,要求婚喪、商務集體用餐的組織者、參加者、承辦者節約用餐、理性消費,明確糧食和其他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全鏈條節約減損責任,將打包剩餐作為所有消費者必須履行的義務,倡導個人和家庭合理點餐、踐行“光盤行動”。通過對上述場景及其主體責任作出規定,實現對食品浪費突出問題的治理。
其中,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食材采購、運輸、儲存、加工、配送、銷售等環節的節約管理制度和規范,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費?!兑幎?草案)》提出,在顯著位置張貼或者擺放節約食物、杜絕浪費的標識,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為消費者按需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等不同規格的選擇;為消費者提供環保衛生的打包服務等。鼓勵餐飲服務經營者提供主輔配料、菜品口味、分量、建議消費人數等用餐提示,對節約用餐的消費者通過返現、打折、積分、停車優惠等多種方式給予獎勵。
《規定(草案)》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誤導、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誤導、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設置最低消費額。設置最低消費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餐飲外賣平臺應當以顯著方式
提示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
《規定(草案)》還規定,婚喪喜慶、商務活動等需要集體用餐的,提倡移風易俗、理性消費,抵制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等鋪張浪費陋習。
設有食堂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食堂用餐管理和巡查監督制度,鼓勵單位食堂采用智能化信息技術,實施就餐動態管理,實現按需制作;根據條件實行自選點餐、計量收費。單位或者單位食堂違反本條規定,造成明顯食品浪費的,由其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依法給予處理。
公務活動用餐原則上實行自助餐;不具備自助餐條件的,可以安排簡餐或者份餐。公務活動用餐承辦方在公務活動中違反本條規定,造成明顯食品浪費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教育機構食堂或者供餐單位應當根據學生民族、性別、年齡、體質等情況,提供安全、衛生、營養、符合生長發育需要和口味需求的餐品,減少因需求差異化造成的浪費。
《規定(草案)》規定,餐飲外賣平臺應當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按需、適量點餐。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在餐品瀏覽頁面標注餐品規格、參考分量、口味、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推廣小分量、多規格餐品或者可選套餐。餐飲外賣配送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餐盒、餐袋等配送容器并按照外賣需要的保存條件進行配送,避免因變質變味產生食品浪費。
商場、超市以及農貿市場的食品經營者應當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進行分類管理,并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對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進行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
家庭及其成員在家庭生活中,應當培養形成科學健康、物盡其用、防止浪費的良好習慣,并按照日常生活實際需要采購、儲存和制作食品,或者購買預制食品。集體用餐組織者、參加者和個人外出用餐者,應當打包剩餐。
禁止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音視頻
可最高罰款十萬元,責令停業整頓
輿論監督和舉報獎勵方面,《規定(草案)》規定,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公益宣傳和輿論監督,引導公眾樹立正確食品消費觀念;禁止制作和傳輸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誘導食品浪費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建立反食品浪費舉報制度,對核查屬實的給予適當獎勵。
圖片來源:攝圖網
《規定(草案)》規定,禁止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誘導食品浪費。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發現用戶有前款禁止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相關信息;情節嚴重的,應當停止提供信息服務。
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的,由廣播電視、網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規定(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反食品浪費舉報制度,并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或者平臺。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食品生產經營者等有食品浪費行為的,有權進行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處理,并對核查屬實的給予適當獎勵。
每年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
定為反食品浪費宣傳周
為擴大全社會參與度,推動規定落實落地,《規定(草案)》將反食品浪費工作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每年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定為反食品浪費宣傳周,明確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在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的責任。
據了解,2021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要求各省區市根據實際,制定本地反食品浪費的具體辦法。去年和今年,山東省人大代表連續兩年聯名提出制定山東省反食品浪費地方性法規的議案。
“財經委員會認為,聚焦現實生活中明顯食品浪費行為和反食品浪費工作存在的突出薄弱環節,制定切合我省實際的地方性法規十分必要,這既是我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回應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關切、保障糧食安全的具體行動,又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鞏固我省反食品浪費實踐成果、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現實需要,對于全省反食品浪費工作必將起到有力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山東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迪桂介紹說。
根據《山東省地方立法條例》規定,《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草案)》全文已在山東人大網站公布,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社會各界人士可以直接將意見和建議發送至fagongwei@126.com,也可以寄送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濟南市歷下區院前街1號,郵編:250011),并在信封上注明《山東省反食品浪費規定(草案)》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2年7月10日。
本文轉載自齊魯晚報
- 贊
- 收藏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寫評論
0 條評論